基隆廟口不論是地方寺廟,或是著名的夜市小吃,均能充分反映出臺灣本土的特色文化。清領時期,前來基隆開墾的漳州人於1875年搭造小廟奉祀開漳聖王,希望原鄉神靈能為他們禳災求福。後來板橋林家和當地仕紳捐資獻地,遷廟擴建於現今的仁三街。道光年間,落籍此地的泉州移民多半靠海維生,興建了清甯宮,祈求水仙尊王庇佑。漳州、泉州兩大族群長期為爭奪土地血腥械鬥,直到日治初期將兩廟合併為奠濟宮,象徵這兩個族群逐漸融合。
奠濟宮位於基隆精華地帶,不單是福建移民的活動中心,還吸引無數香客和流動攤販聚集此地。從日治時代以來,奠濟宮位處鐵路和港口的交會處,民生經濟繁榮,香火更加鼎盛,外圍擴大為傳統街肆,為旅客、船夫、商人和外來勞動人口提供各類食物和補給。即使日後基隆礦業沒落,港口功能不若往昔,數十年下來,前往廟口的人潮不減反增,從商街總長約五百公尺,周邊多達三百個攤位,奠濟宮演變為文化與商機並具的觀光廟宇。
廟口24小時不打烊,店家大多中午過後開始營業,入夜之後更顯得熱鬧。我們擔心住在廟口附近人多吵雜,不易入睡,選擇住在夜市對岸。傍晚抵達下榻的旅店,服務員幫忙把腳踏車存放在一樓儲藏間,上樓稍事梳洗才散步過去。廟口夜市大致呈L狀,範圍包括早期的仁三路和後來興起的愛四路,有名的傳統美食主要集中在仁三街。沒想到過橋後,一路上身不由己,幾乎被人潮推著走。所幸我們做足了功課,事前已排定沿途必吃的美食動線。
首先前往距離最近的愛四路,吃在地老店圳記紅燒鰻羹。
由於得先佔位才能點單,在旁等候的人群圍堵成團,一有空位隨即有人補上。老闆將晾於竹簍內的紅燒鰻炸塊陸續投入鍋中滾煮,不停用杓子舀出一碗碗的紅燒鰻羹,往來人流仍舊絡繹不絕。這類用紅糟醃漬的食物,可說是福建一帶的特色,不僅看起來紅艷可口,紅麴香氣更能掩除鰻肉的野腥味。紅燒鰻入口鬆軟又鮮嫩,成排的長刺可直接吐於桌面。大量白菜燉煮的熱羹湯,又以香菜、香油和烏醋提香,清醇甘美,與紅燒鰻相當對味。(一碗75元)
右轉往仁三街,擠進最多人排隊的58號營養三明治。我們抽取號碼牌後,確定過號可以持單補領,繼續轉戰其他小吃。
吳家鼎邊趖(60元)
奠濟宮廟口設立一座供人上香的鼎爐,兩側各有一家鼎邊趖對立叫賣,可謂相得益彰。我們挑了比較多人的吳記,才剛坐下不久,鼎邊趖就端過來了。
鼎邊趖也是源自福建的小吃,趖則是閩南語詞彙,指米漿在鼎邊滾爬滑動的狀態,由此蒸烤而成的米食也叫趖。煮好的趖,厚實滑潤,彈勁十足,但真正美味之處,在於由魷魚乾、金勾蝦、香菇、金針花、筍絲等十幾種材料熬製的鮮美湯頭,以及拌入新鮮魚漿的肉羹和蝦仁羹,滋味清爽豐富。
王記天婦羅(30元)
廟口鄰近漁市,不乏新鮮的漁獲,有好幾家店販賣天婦羅,當中屬16號的王記最受顧客青睞。天婦羅的前身是葡萄牙船員齋戒期間食用的「Tempero」,也就是炸魚。傳入日本後,原指裹粉漿油炸的蔬菜和海鮮,但關西地區也把油炸魚漿的食品稱為天ぷら,直到日治時代,關西做法又輾轉流傳至基隆。店員將魚漿裹上太白粉和麵粉油炸,撈起後瀝油,再淋上紅色的酸甜醬汁,配上爽口的綠色小黃瓜,簡樸而傳統,卻能嚐到魚漿鮮甜的味道。
營養三明治(55元)
我們折返回去領取營養三明治,排隊的人潮依然洶湧,如同一排排黃澄澄的燈籠,好在差不多該輪到我們的號碼。營養三明治呈長條橢圓狀,外觀類似潛艇堡,又叫沙拉船,差別僅在於麵包經過高溫油炸,格外金黃酥脆,聞起來還帶股蛋奶香。船型三明治運載豐富的餡料,裡頭夾有小黃瓜、蕃茄、火腿和滷蛋,還會擠上臺式的美奶滋,屬於中西合璧的吃法。趁熱咬下去,隨即在嘴裡爆漿,外脆內軟,不僅營養美味,價格和熱量也較其他攤販為高。
除了上述幾樣必吃的在地美食,林記油粿、螃蟹羹等小吃也相當熱門。這趟飲食旅程中,包含了福建移民的古早味,象徵香火的傳統美食,從日本傳入的殖民料理,中西合併的海外吃法,使用大量的海鮮食材,以及採用船隻的設計造型,尤其原先作為信仰中心的奠濟宮,如今知名度反不如廟口周邊的夜市美食,均可約略窺見基隆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的縮影,讓人大飽口腹之餘,同時也大開眼界。
「基隆無城,呷飽就行」。這句當地俗諺,講的是日治時期以來,基隆曾因作為臺灣最大港灣,吸引許多外來人口湧入這個熱鬧的港埠城市尋求工作機會。但多數人賺完錢後即離開基隆,當地似乎缺乏在地特色。如今我們以觀光旅客的身份造訪這座不夜城,品嚐完廟口的美食小吃,雖然也要隨即前往下一條自行車環島路線,卻在無意之間體驗到基隆的歷史文化風貌。心滿意足之餘,我們沿著原路回到旅店休息,準備展開下一趟的旅程。
相關聯結
基 隆 廟 口 飲 食 攤 販 小 組
留言列表